公司介绍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023人,其中本科生17218人。未来将通过拓展办学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0000人以内。
学校紧紧瞄准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对接山西“六新”和14个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架构和优化整合,积极构建与产业群、产业链相衔接的专业群,设置18个二级学院66个职业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和试点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与示范专业12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760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4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60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4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24人。
学校为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提升治理能力,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设置党政管理机构12个,教学机构24个,教辅机构5个,附属机构2个。同时为适应大部制机构设置要求,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试行职员制,拓展学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激发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热情。
学校不断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58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4项。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2项,省级一等奖168项。原两所高职院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20万名高素质人才。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不断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35项,科研经费1218.12万元。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项,其中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百部篇工程奖7项。与三一重工、宝马、丰田、中铁、中建、京东物流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内实训室和培训基地36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78个。累计为行业企业培训5.1万人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贯彻落实省委关于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工作部署,紧密对接“六新”和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本科职业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本科职业高校,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产品介绍
本地安全大脑作为网络空间智能预警机,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云端安全大脑核心能力本地化部署的一套开放式安全智能分析、研判、预警、赋能系统。本地安全大脑本质上是一个连接安全设备、汇聚安全数据、积累安全知识的智能计算分析平台,接受云端赋能,实现全景安全知识融合,全栈核心技术融合、全视安全大数据融合,自动化辅助安全专家高效运营安全工作。
安全运营基础设施作为人机协作指挥平台,是基于安全大脑之上的一站式全场景安全运营平台,向上接受安全大脑知识情报和分析预警,向下通过标准接口连接客户环境完成安全事件的闭环处理,同时提供安全运营人员可视化交互态势、监控、分析、研判、响应、管理的界面,实现平时持续安全保障,战时处置高级威胁,平战结合,开放联通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安全运营。
usage-scene
功能介绍
usage-scene
产品特点
usage-scene
本地大脑如何完成一次知识积累和赋能的?
①本地安全大脑持续的全面收集神经元、安全产品、客户业务系统的多维数据。
②数据进入大脑以后,通过知识分析引擎对知识进行不断提取、加工、生成,形成情报、战术、工具等知识,进入知识库。
③智能分析决策引擎通过知识库对数据进行全面碰撞、规则匹配、智能分析。
④安全大脑将预判结果和新知识发回安全运营基础设施。
⑤安全专家介入需要人工决策的安全事件和新知识研判。
⑥基于标准接口,安全运营基础设施根据 决策结果进行自动化处置,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告警、阻断、隔离、恢复等操作。
核心价值
看得见APT:
云端赋能,多维感知,全网排查,人机互动。
精准化告警:
Gartner认可的SIEM,多源异构数据接入,全视分析,智能引擎全局研判。
自动化响应:
源于真实对抗的运营战法,精密编排的响应预案。
实战化评估:
源于实战的攻防全景知识库,全球领先的入侵者模拟技术(AES),安全可衡量、可评价、可持续改进。
开放化平台:
开放的数据接入,开放的分析接口,开放的设备联动。
部署方案
本地安全大脑可采用多级部署架构:
usage-scene